旧版YY易游体育app:一种拉袢穿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来源:旧版YY易游体育app 发布时间:2025-08-29 04:29:20
product description
yy易游体育app登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袢配装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将拉链拉袢穿拉到拉链头上的拉孔中的穿拉装置。
拉链头大范围的应用于服装、箱包、日用品等领域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拉链头包括拉头本体100和设置在拉头本体100上的拉片101,为了更好的提高人们在使用拉链头时的便捷性与舒适度,所述拉片101的尾部常常还设置有供人手牵拉的拉袢,其中,所述拉袢通常设计成穿挂在拉片101尾部的拉孔102中。
伴随着人们对品质要求的逐步的提升,一些厂家将拉袢设计成滴塑件,采用硅胶拉袢,以提升人手在牵拉拉袢时的手感和提升拉袢的美感,并且还将硅胶拉袢的宽度尺寸设计得大于上述拉孔102的直径尺寸,以避免拉袢在拉孔102中活动,来保证拉袢在拉孔102中的位姿稳定,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拉袢时的舒适度。
虽然上述硅胶拉袢的宽度尺寸设计得大于拉孔的直径尺寸,但是其宽度尺寸也就在8mm左右,并且其硬度较硬。
目前通常是由人工将硅胶拉袢进行宽度方向上的挤压,以使拉袢能够穿过拉片上的拉孔,但是由于该拉袢的材质较硬,且宽度也窄,手工挤压十分费劲,因此导致效率低,并且时间久了,会让工人的手部具有疼痛感,这也逐步降低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袢穿拉装置,以解决宽度较窄、材质较硬的硅胶拉袢很难穿过拉孔的问题,能够显著提升硅胶拉袢的配装效率。
一种拉袢穿拉装置,用于将拉袢穿拉至拉链头上的拉孔中,包括:拉袢夹具,用于自拉袢的宽度方向夹持拉袢,包括并列布置的两个夹片,其中,所述两个夹片均具有弹性,所述两个夹片的后端保持相对固定,所述两个夹片的前端能够自由张合,以使所述拉袢能够被夹在两个夹片的前端之间;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两个夹片前后移动,其中,所述两个夹片的后端均固连在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前端;以及夹槽,用于对夹持在两个夹片前端的拉袢进行宽度方向上的挤压,由两块夹板间隔形成或直接开设在一块夹板上,其中,所述夹槽位于所述两个夹片的移动路径上,其中,所述拉链头通过所述拉孔套设在两个夹片上,所述两个夹片未夹持拉袢时能够在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下自由通过所述夹槽,所述两个夹片在夹持拉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夹槽时,所述夹槽的槽壁对夹片的夹持部进行挤压。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夹片前部的相对一侧均设有用来加强拉袢夹持稳定性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夹片由一根钢管沿中轴线切开形成,其中,所述钢管的材质为弹簧钢。
进一步地,所述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板,其中,两个所述导向板对称布置且均处于所述驱动气缸与夹槽之间,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的间距由夹槽一侧向驱动气缸一侧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上述拉袢穿拉装置还包括底板,其中,所述驱动气缸、夹板均固设在所述底板上。
本装置通过夹槽槽壁对夹片的夹紧以及驱动气缸的驱动牵引,使得夹持于两个夹片之间的宽度较窄、材质较硬的硅胶拉袢能够以机械方式来进行穿拉配装,代替了人工手动穿拉拉袢,能够显著提升拉袢的配装效率,并且还可提升工人的工作舒适度。
之前人工手动穿拉配装时一分钟也就能完成2到3个拉袢的配装,并且时间久了,随着人手疼痛感的加强,效率还会降低,而通过本装置的使用一分钟的时间能够轻轻松松完成10个左右的拉袢配装,这样一来能够将拉袢的穿拉效率提高将近5倍,并且这种效率还能够从始至终保持下去,甚至会出现随着工人操作熟练度的提高效率还能提升的情况。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拉袢穿拉装置用于将拉袢穿拉至拉链头上的拉孔102中,如图2至5所示,本装置包含用来连接至工作台上的底板5、用来自硅胶拉袢宽度方向夹持拉袢的拉袢夹具、水平设置在所述底板5上的驱动气缸2、以及焊接在所述底板5上的一块夹板,其中,所述夹板上具有夹槽3。
其中,所述拉袢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呈并列排布的两个夹片1,所述两个夹片1均具有弹性,所述两个夹片1的后端保持相对固定,所述两个夹片1的前端处于自由状态且能够张合,以使得所述拉袢能够水平地被夹在两个夹片1的前端之间,并且所述两个夹片1的外轮廓大小满足两个夹片1在合拢时能够将所述拉链头通过所述拉孔102套设在两个夹片1上。
所述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与所述两个夹片1的后端均固连,以使所述两个夹片1能够在该驱动气缸2的驱动下快速地水平前后移动。
所述夹槽3位于所述两个夹片1的移动路径上,用于对夹持在两个夹片1前端的硅胶拉袢进行宽度方向上的挤压,其中,所述夹槽3的槽宽大于两个夹片1合拢时的外轮廓宽度,以使所述两个夹片1未夹持拉袢时能够在所述驱动气缸2的驱动下自由通过所述夹槽3,所述夹槽3的槽宽小于两个夹片1在夹持拉袢时夹持部的外轮廓宽度,以使所述两个夹片1在夹持拉袢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夹槽3时,所述夹槽3的槽壁对夹片1的夹持部进行宽度方向上的挤压,以此来实现挤压拉袢。
并且,所述夹槽3的槽宽还小于拉链头上的拉孔102处的外轮廓宽度,这样一来套设在两个夹片1上的拉链头在进行拉袢穿拉(两个夹片1快速向后移动)时,能够被滞留在夹槽3处,以此来实现拉袢在被挤压的同时能够穿入所述拉孔102中。
上述夹槽的槽宽设计满足夹持有拉袢的夹片的夹持部在被夹槽槽壁挤压后能够顺利通过所述拉孔。
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在进行拉袢穿拉时直接将拉袢整体穿过所述拉孔,上述两个夹片在夹持拉袢时,只需夹住拉袢的一部分,通常是夹住拉袢的1/4段。
本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气缸2电连接的用来控制所述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动作的脚踏开关,其中,所述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的常态为向前伸出,当对所述脚踏开关施加力时所述活塞杆缩回以实现拉袢的穿拉配装,当松开所述脚踏开关时所述活塞杆恢复至向前伸出状态。
结合图2至5所示,所述两个夹片1前部的相对一侧均设有凹槽11。在进行拉袢夹持时,用手将两个夹片1的前端拨开,并将所述拉袢自夹片1的端部水平地插入这一对凹槽11中,所述凹槽11的设计能够加强拉袢的夹持稳定性,从而为拉袢的可靠配装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优选地,所述两个夹片1由一根钢管沿中轴线切开形成,其中,所述钢管采用弹性性能好的弹簧钢制成。采用这种成型方式具有加工难度低,制作方便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钢管的后端未被切开,保持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钢管的后端整体焊接在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前端。
在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钢管整体切开,分成两个完全独立的夹片。本实施例中,将两个独立的夹片均通过焊接方式固连在驱动气缸2的活塞杆前端。
考虑到所述两个夹片1的前端可能会因为长久使用后而在自由状态时张开一定角度,甚至会超过所述夹槽3的槽宽,这样一来会导致所述两个夹片1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撞到夹板。为了避免上述碰撞情况的发生,如图2至5所示,在所述夹槽3的两侧均焊接有导向板4,其中,两个所述导向板4对称布置且均处于所述驱动气缸2与夹槽3之间,两个所述导向板4之间的间距由夹槽3一侧向驱动气缸2一侧逐渐增大。
上述两个导向板4的设置形成了导向滑道,从而使得即使两个夹片1的前端张开角度过大也能在向前移动时顺利通过所述夹槽3。
考虑到拉袢穿入到拉孔102中所需的动力较大,为了进一步提升本装置的拉袢穿拉效果,所述驱动气缸2采用具有大推动力特点的双轴双杆气缸。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槽3还可以由设置在底板5上的两块夹板间隔形成。
首先将拉链头通过所述拉孔套设在所述两个夹片上(尽量使得拉链头靠近夹槽),接着用手拨开两个夹片的前端,将拉袢水平地夹持在两个夹片之间(所述两个夹片大约夹住拉袢的1/4段),紧接着只要踩踏所述脚踏开关就可以完成拉袢的穿拉工作(所述两个夹片会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快速向后移动以将拉袢穿拉到所述拉孔中)。
本装置通过夹槽槽壁对夹片的夹紧以及驱动气缸的驱动牵引,使得夹持于两个夹片之间的宽度较窄、材质较硬的硅胶拉袢能够以机械方式来进行穿拉配装,代替了人工手动穿拉拉袢,能够显著提升拉袢的配装效率,并且还能够降低工人的工作负荷,使得工人的工作舒适度得到提高。
之前人工手动穿拉配装时一分钟也就能完成2到3个拉袢的配装,并且时间久了,随着人手疼痛感的加强,效率还会降低,而通过本装置的使用一分钟的时间能够轻轻松松完成10个左右的拉袢配装,这样一来能够将拉袢的穿拉效率提高将近5倍,并且这种效率还能够从始至终保持下去,甚至会出现随着工人操作熟练度的提高效率还能提升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文博馆藏资源转化与方法研究 2.文创IP衍生与设计研究 3.非遗创新实践与产品设计研究 4.出版物设计与实践研究
1.传统文化与创新设计研究 2.文化遗产产业的创意理论与衍生设计研究 3.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新研究 4.服装设计与创新研究
1.文化遗产与衍生创新设计研究 2.文创产品设计及理论研究 3.地域文化与品牌设计研究 4.文化创意与旅游服务产品设计研究究